养阴法肿瘤患者素体阴虚,或者放疗后阴津被火毒所灼,或者肿瘤邪毒化火,热毒伤阴,或者肿瘤过度消耗,均可出现阴津亏损之证。常见的症状是口干咽燥、五心烦热、大便干燥、苔少舌红、脉细数等。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致肝肾阴虚,出现头晕目眩、腰酸耳鸣、舌质红绛、苔光如镜等症状。养阴法源于《素问·至真要大论》。王冰有“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论述。张景岳提出了“阳中求阴法”,“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助而源泉不竭”。清代叶天士、吴鞠通则更重视人体阴津,认为“存得一份津液,便有一份生机”。养阴法经过2000多年的临床应用,已成为中医治法中的一大法,并且有着确切的临床疗效。
津液是人体正常液体的总称,有滋养脏腑、经络和全身器官的功能。稀者为津,稠者为液。病理上有伤津和脱液之分,伤津为轻,脱液为重。伤津者以生津药物治疗,如临床常用芦根、石斛等中药治疗。伤阴者以养阴药物治疗,如常用枸杞子,麦冬、沙参等治疗,还有一类药物是血肉有情之品,如鳖甲、龟甲等,在肿瘤患者阴津耗脱之时尤为适合,不仅滋阴而且有软坚之效。养阴法所用方剂较多。养阴清肺,用沙参麦冬汤。滋养肺胃,用麦门冬汤。滋补肾阴,用六味地黄丸。滋补肝肾,用杞菊地黄丸等。另外大补阴丸、三甲复脉汤在治疗肿瘤阴虚患者时常
用。养阴法可改善癌症患者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养阴法通过增加体内阴津而使阴阳趋于平衡,以调节机体功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从而使肿瘤患者生存期延长,生存质量提高。河北现代肿瘤研究所哑巴就锁治疗肺癌阴虚患者,应用北沙参、麦冬、天冬、生地、元参等养阴生津药物及具有一定抗癌作用的中草药一起水煎服,共治疗12l例肺癌阴虚内热患者,近期有效率达56.2%,其中鳞癌62例,治疗后存活1年以上者47例。未加养阴药治疗的18例肺癌中,仅3例有近期疗效。
研究表明,养阴法具有减轻放疗、化疗的毒副反应,增加放、化疗效果,以及预防术后肿瘤复发与转移的作用。姜延良等应用氨基甲酸乙酯诱发肺腺瘤实验,并观察了六味地黄汤对诱发肺腺瘤的影响。结果显示,六味地黄汤具有抑制氨基甲酸乙酯诱发肺腺瘤的作用。同时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总之,养阴中药具有提高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作用,具有抑制肿瘤生长与转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