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 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减轻无助感和弥补对疾病知识的缺乏或不了解 , 教育的内容包括化疗知识 、皮肤护理、饮食及运动指导、情绪管理等 。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的需求采用形式多样化的缝康教育, 主要形式为讲座、 知识手册和情绪管理手册等。国内有医生对癌症病人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 明显改善病人的精神、食欲、疼痛、睡眠障碍、治疗副作用等, 尤其是病人对治疗的态度也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健康教育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性心理障碍方面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心理支持 心理支持在整个心理干预过程中是最基本的。 心理支持的基本原则是, 运用恰当的医学知识和心理治疗, 发展新的假想世界和继续向前的生活轨道, 可以认为一个人的支持系统有4 个主要方面组成 , 即自我、家庭和朋友 、 工作和学习、宗教信仰4种支持源。文献报道, 卵巢癌患者通过宗教信仰/ 精神上进行积极应对来促进功能健康及提高总体生活质量。 心理教育能够缓解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心理压抑、 情绪障碍, 提高其应对技巧。
放松训练 放松训练可帮助癌症患者减轻心理应激和躯体并发症,干预技术有渐进性肌肉放松 、催眠 、深呼 吸、主动放松、指导性想象 。可改善的症状有:化疗患者的预期恶心与呕吐、失眠、疲乏甚至机体免疫力等。 考察行为干预治疗对控制肿瘤治疗不良反应的功效, 结果表明行为干预能有效控制经受化疗的肿瘤患者预期的恶心、 呕吐, 改善患者的焦虑和痛苦; 腹式呼吸训练可以缓解乳腺癌辅助化疗患者的焦虑 、 各种躯体不适 , 患者的血清皮质醇含量下降 , 总T细胞含量升高; 采用适应性准备加放松内心意象法进行训练, 结果为化疗期间经放松训练后 , NK细胞活性明显提高。
音乐治疗 音乐具有生理、治疗 、感情、记忆等效应。据报道 , 国内有医生对260例化疗患者采用音乐治疗加放松内心意象法进行心理干预, 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在化疗中和化疗后生活质量各维度及总体情况均得到改善; 对化疗患者进行干预 , 可加速妇科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和化疗后功能状态的恢复及症状的缓解, 缩短化疗导致的不愉快体验时问。 研究结果与国内其他学者一致 , 说明音乐能优化肿瘤患者的情感效应, 改善躯体症状 , 调动机体的抗病能力。
运动疗法 运动对个人健康是有益的 , 运动可以增强心血管功能、机体免疫功能、骨骼肌肉功能 、避免去脂肪体重的下降。国外学者研究发现为癌症患者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 , 如散步 、 骑脚踏车、 游泳等 , 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理与心理健康, 缓解疲乏, 增强躯体的耐受力。
家庭支持 家庭具有影响和调节动力, 缺乏家庭支持的患者往往难以适应肿瘤 , 支持型的家庭环境可以增强肿瘤患者的抵抗能力。 黄艳华等曾对癌症化疗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进行调查, 发现化疗患者的生理机能和心理创伤离不开家庭成 员的支持 。 家庭支持尤其是丈夫的支持能帮助妇科肿瘤患者从生理和情感方面应对这一强烈的生活事件, 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缓解焦虑状态, 还可以提高家庭稳定性和应对能力, 从而促进妇女健康 。 综上所述 , 妇科肿瘤患者围化疗期出现不同程度的躯体症状以及心理障碍, 躯体不适会加重患者的心理反应, 心理社会紧张刺激可以降低和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 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甚至加快死亡。 因此 , 护理工作者应加强护理干预 , 教会患者化疗副反应的管理、自我心理调适,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