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上说:肿瘤的发生不外乎内因和外因。外因包括六淫邪气所伤,饮食失节或者不良;内因包括七情所伤,及脏腑功能失调虚亏。这这两方面,祖国医学更重视内因的作用,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这些都是我国中医上的道理。
1.六淫邪气 祖国医学认为,癌瘤的发生与外邪侵袭有关,认为凡人体被外邪所中,即能积久成病。《灵枢·九针论篇》:“四时之风客于经络之中,为瘤病也。”《内经》谓:“积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积也。”说明了寒邪致积。《医宗金鉴》认为,茧唇的病因,则由“积火结聚而成。”《诸病源候论》谓:“恶核者,内里有核累累如梅李,小如豆粒……此风邪·挟毒所成。”说明了癌瘤的发生发展与外界的致病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2.饮食因素 祖国医学认为,饮食不节、不洁,或进食过快、过热,嗜饮烈酒,偏食辛辣厚味之品,可导致肿瘤的发生。<济生续方》中说:“夫积者,伤滞也,伤滞日久,则成积也。”说明积聚之病,是由于饮食不节或恣食生冷,使肠胃功能失调,不能克化饮食,积滞内停而形成。(医碥》谓:“酒客多患噎嗝,饮热酒者尤多,以伤津液,咽管干涩,饮食不得入也。”《张氏医通》谓:“好热饮人,多患膈症。”说明不良的饮食习惯或嗜食烈酒、热酒会导致食道肿瘤等的发生。《外科正宗》谓:“茧唇因饮食煎炒,过食炙,痰随火行,留注于唇。说明食道癌、胃癌等的发病与饮食有一定的关系,特别是与多食煎炸食物、嗜饮烈酒关系更为密切。
3.七情所伤 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在正常情况下,是人体精神活动的外在表现。若人的精神刺激程度过长,造成情志的过度兴奋或抑制时,则会导致人体阴阳失调,经络阻塞,脏腑功能紊乱而发病。情志致病,主要引起五脏气机失调的病证。百病生于气也。祖国医学认为,“噎嗝”为暴忧之病,“乳岩”是由于“忧恚郁闷,晰夕积累,脾气消阻,肝气横逆”所致。“失荣”是由“忧思、喜、怒、气郁、血逆与火凝结而成。‘肉瘤”是因“郁结伤睥,肌肉消薄与外邪相搏,而成肉瘤。”可见,七情所伤,引起脏腑功能亏损,正气因之而不足,如果再有其它邪气中人,则必然内外相合,正不胜邪,而出现一系列的病理变化,积结日久,可发为肿瘤之疾。
4.脏腑功能失调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它是由脏腑、经络等许多组织、器官所构成。如果一脏或一腑的功能失调,必然影响其它脏腑,从而导致这些脏腑功能的失调或不足,而产生相应的脏腑邪气。如果再遇其它致病因素加之于人体,常会导致肿瘤的发生。况且,脏腑功能的失调,本身就会影响气血津液的运行而产生病理产物。这些病理产物不及时消除,日久就会发生肿瘤。如乳岩之病,是因经络空虚,风寒之气侵袭,致血液流通较慢,结核如石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