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疾病资讯 >

癌症干细胞是癌症复发转移的元凶,而这两种干细胞却是抗癌的好帮手

更新时间:2018-08-24 15:31:54

了解癌症的人都是知道,癌症干细胞是癌症复发转移的元凶。

但是,你可别因此就把干细胞看扁了,认为干细胞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恰恰相反,干细胞不仅作用大,能治很多种难治性疾病,今天万海君要想你介绍的这两种干细胞可还是抗癌的好帮手呢!坏透顶的癌症干细胞≠干细胞癌症干细胞又名“癌干细胞”和“肿瘤干细胞”,是指具有干细胞性质的癌细胞,也就是具有“自我复制”和“多细胞分化”等能力。

通常这类的细胞被认为有形成肿瘤,发展成癌症的潜力,特别是随着癌症转移出去后,产生新型癌症的来源。

我们都知道,癌细胞的重要特征就是分裂增殖非常快。

因此,抗癌用的化疗药物就专门杀灭那些分裂增殖快的细胞。

这样一来,敌友不分,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把那些分裂增殖快的正常细胞和癌细胞一块杀死了。

于是,就给化疗的癌症患者带来了一系列的毒副作用。

遗憾的是,化疗药物杀死了分裂增殖快的癌细胞和正常细胞,却偏偏杀不死癌症干细胞。

这是为啥?因为癌症干细胞的分裂较慢,相当于处于休眠状态,化疗和放疗都对癌症干细胞不敏感,无法将其杀死。

当癌症患者体内的癌细胞减少后,癌症干细胞就开始启动自我复制更新的机制,无限增殖为癌细胞,癌症干细胞成为癌细胞的“制造工厂”,最终导致癌症的复发转移。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癌症之所以难治,就是因为无法清除癌症干细胞,导致癌症复发转移率非常高,而绝大部分的癌症患者就是死于癌症复发转移。

说癌症干细胞是癌症复发转移的元凶、罪魁祸首,一点也不冤枉它。

看到这里,不明就里的小伙伴可能会不分青红皂白地对干细胞恨得咬牙切齿,恨不得对干细胞得而诛之!请诸君先冷静一下,别被愤怒冲昏了头脑。

大家要知道癌症干细胞与干细胞不是同一个概念,尽管它们都有相似的特征,即具有“自我复制”和“多细胞分化”等能力,但二者却是天壤之别。

癌症干细胞就像一个才干非常高但道德却非常败坏的极端恐怖主义分子,才干越高,破坏力越强。

而干细胞则像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因为他的品德好,他的才干越高,他的贡献就越大。

事实上,万海君的老铁们都知道,万海君隔三差五地为大家介绍干细胞治疗难治性疾病的案例,比如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帕金森病、老年痴呆症、脊髓损伤、卵巢早衰等,干细胞还可用于抗衰、美容。

除了这些,干细胞还能用于抗癌呢。

与穷凶恶极、专干坏事的癌症干细胞不同,这次干细胞把矛头指向了癌症。

万海君接下来就向大家介绍,这两种干细胞是如何成为抗癌的好帮手的。

用间充质干细胞输送抗癌药物增效减毒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向损伤组织定向迁移,并根据具体环境来调节免疫反应的独特能力,这使其在临床应用上拥有了巨大的潜力。

癌症被认为是一种永不能愈合的创伤。

而间充质干细胞就像一颗子弹一样,能够定向迁移到创伤炎症部位,迁移到癌症发生部位。

研究人员将其作为携带抗癌药物的载体,就像将子弹涂上毒素,从而实现有效的癌症治疗。

重组干扰素α(IFNα)作为临床药物可以治疗多种癌症,但是由于其半衰期短,用量高,副作用严重,在临床应用中受到限制。

为解决这一瓶颈问题,研究人员利用间充质干细胞的载体功能,使其携带表达IFNα,实现该细胞因子的局部释放和癌症的靶向治疗。

实验发现,能够分泌IFNα的间充质干细胞无论是与癌细胞共同注射,还是癌症发生后注射,都可以完全抑制肿瘤生长,而且其抗癌能力要明显高于IFNα重组蛋白的作用。

2017年7月,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研究人员在国际期刊《科学•转化医学》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利用间充质干细胞感知外界压力的能力,向小鼠体内输送抗癌药物,可减少药物对非肿瘤组织的损害。

同样是在2017年,美国布莱根妇女医院及哈佛干细胞研究所的科研人员设计了以间充质干细胞为载体的溶瘤性单纯疱疹病毒(oHSV),能专门杀死癌细胞而不影响正常细胞,这种方法不仅清除了小鼠模型中转移至大脑的皮肤肿瘤细胞,还延长了生存期。

今年8月1日,国际期刊《干细胞•转化医学》上发表的一篇综述论文显示,间充质干细胞作为许多临床适应症的细胞药物递送载体十分具有前景,这些适应症就包括癌症。

这篇论文还重点阐述了癌症治疗中基于间充质干细胞的药物递送策略。

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许多优势有助于临床转化。

这些特性包括易于从多个组织中分离出来、体外扩增能力强、具有多分化潜能和免疫调节功能、能被操纵或基因修饰等。

最初的临床试验大多基于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成新细胞替代受损细胞的潜力,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集中于间充质干细胞的旁分泌机制和免疫调节功能。

人们常常看到一些临床研究以间充质干细胞作为治疗剂输入患者体内,这种方式就是利用了间充质干细胞的这些优势。

事实上,间充质干细胞还可以在制药领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例如,间充质干细胞与生俱来地倾向于向恶性位点迁移,这些特性使得它们能够有效传递抗癌药物,这也被认为是癌症靶向治疗的优良载体。

科学研究表明,可以利用间充质干细胞的肿瘤趋向性来递送多种癌症治疗剂,例如递送细胞凋亡诱导剂、细胞毒性化疗药物、抗血管生成因子、免疫调节剂、溶瘤病毒、载药纳米颗粒和肿瘤特异性前体药物。

截止目前,在Clinicaltrials.gov网站上登记注册的与间充质干细胞相关的癌症研究涉及多个种类,包括卵巢癌、前列腺癌、头颈癌、直肠癌、血液恶性肿瘤等。

随着研究的深入,相信未来间充质干细胞在抗癌领域会有更多的突出成果。

改造造血干细胞使之成为抗癌“兵工厂”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正在测试一种创新免疫疗法,通过基因改造造血干细胞来增强免疫系统的根基。

他们不是简单地只对T细胞进行基因改造,而是对造血干细胞也进行了改造。

换言之,他们改造的是可以源源不断生产武器的“兵工厂”,而不仅仅只是改造“武器”。

目前已经有1名患者接受了试验性治疗。

怎样才能实现抗癌T细胞的终身供应呢?改造造血干细胞。

免疫系统保护身体免受疾病的侵害,其中T细胞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们是一种寻找并消灭病变细胞的白细胞。

目前,科学家们通过提取T细胞以及添加识别癌症受体的基因,使改造后的T细胞成为了有利的抗癌武器。

然而,科学家们渐渐意识到,回输的免疫细胞的寿命是有限的。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这项研究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造血干细胞是生产新T细胞的“工厂”。

通过向这些干细胞注入识别癌症的受体,研究人员希望患者的身体能够从内到外的自愈。

从理论上讲,这种结果有望实现抗癌T细胞的终身供应,并且有望塑造更具有抗癌能力的免疫系统,不过还需要多年的临床试验来验证。

这项临床试验涉及双重方法,旨在为患者提供短期和长期的免疫应答。

研究人员首先从患者血液中提取成熟的T细胞和造血干细胞,并在实验室中将特定癌症标记物的受体基因插入到造血干细胞和成熟的T细胞中。

从理论上讲,基因修饰后的干细胞将持续供应能够识别特定癌症标记物的T细胞,这些T细胞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成熟。

因此,研究人员在对造血干细胞进行基因修饰的同时,对提取的成熟T细胞也进行修饰,以提供一批即时可用的抗癌细胞。

在这项临床试验中,参与者将同时移植基因修饰的造血干细胞和基因修饰的T细胞。

安东尼•里巴斯博士是这项临床试验的领导者,在肿瘤免疫疗法领域拥有了20多年的经验。

他在之前的临床试验中表明,修饰的成熟T细胞能够即时对抗癌症,修饰的造血干细胞将有足够的时间来生产新的修饰T细胞,实现抗癌T细胞的持续供应,并对癌症产生持久的免疫反应。

今年4月,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一名25岁的学生丹尼尔•阿波达卡成为了该试验的第一名患者。

阿波达卡患有上皮样肉瘤,这是一种生长缓慢的罕见软组织瘤。

研究人员抽取了阿波达卡的一些造血干细胞和一批成熟T细胞,并在实验室里进行基因修饰。

化疗有助于清除现有的免疫系统细胞,为改造后的新细胞腾出空间。

免疫系统重新启动时阿波达卡需在无菌的环境中生活3周。

4月24日,他带着重编程的免疫系统离开了医院,医生把这一天称作他的第二个生日。

然而,还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确定这种治疗方法是否有效。

目前,阿波达卡对这次治疗的反应非常好,并对未来保持乐观。

他表示希望成为这项神奇科学项目的“试金者”,并期待能看到医学和肿瘤学领域的真正进展。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健康资讯扩展阅读这种高发疾病凶险且难治,间充质干细胞又要来大展身手脑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信心,干细胞给脑瘫患儿家庭带来希望类风湿关节炎“重女轻男”,防治宝典在此,“资深美女”看过来(下)全球糖尿病领域制药巨头纷纷转战干细胞疗法的背后(下)尿毒症患者告别透析和肾移植还有多远?

本站部分内容或图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 “271533443@qq.com” 三日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