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Source: 摄图网什么是癌症预防?癌症预防是为了降低患癌机率而采取的措施。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统计,癌症是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2015年有880万人因癌症而死亡。
全球有近六分之一的死亡由癌症引起,约70%的癌症死亡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的国家。
据中国国家癌症中心(NCCRC)统计,2014年(统计数据一般滞后3年)有380.4万人被诊断为癌症,其中约211.4万为男性,169万为女性。
因癌症死亡病例有229.6万,包括145.2万男性和84.4万女性。
在中国最常见的癌症类型是: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及乳腺癌。
其中,肺癌是排名第一的癌症及癌症死亡原因。
Image Sourc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在中国,城市地区常见癌症类型与发达国家类似,主要与老龄化、肥胖及采取一些不健康的西方生活方式有关,如结直肠癌、前列腺癌、肾癌及膀胱癌。
而农村地区常见癌症类型则与发展中或落后国家类似,与贫穷和慢性感染有关,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和宫颈癌。
农村地区死亡率高与没有及时诊治及癌症治疗不足有关(NCCRC)。
癌症不仅造成患者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其高昂的医疗费用也给患者、家人和社会带来很大负担。
我们希望能通过癌症预防来减少新发癌症病例的数量,降低癌症死亡的人数,减轻癌症带来的负担。
癌症不是一种单一的疾病,而是一系列相关的疾病总和。
我们的基因、生活方式和周围的环境都可能增加或减少我们患癌的风险。
Image Source: Pixabay.com目前30%-50%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WHO)。
科学家们正在研究用许多不同的方法来帮助预防癌症及减轻癌症负担,包括: 采取预防策略,避免/控制已知致癌因素包括个人接种疫苗,避免无保护措施的性行为及不共用针头,避免输血感染,积极治疗可能导致癌症的感染,慎用激素替代疗法,减少紫外线的暴露及不必要的医学影像检查等。
控制与职业有关的化学致癌物的暴露以及对空气、水源、土地和食物的污染等。
仅仅通过接种人类乳头状瘤病毒和乙肝病毒疫苗,每年就可以预防100万相关的癌症病例(WHO)。
改变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如施行健康平衡的饮食(多进食蔬菜水果)、运动、保持正常体重、戒烟限酒等。
Image Source: Pexels.com 尽早发现癌前病变即可能会发展成癌症的病变。
癌症筛查就起到这个作用。
癌症筛查是在症状尚未出现之前,定期检查是否患有癌症或患有可能发展成癌症的疾病。
请参阅中美互联(HICA)前面已经发表的:“癌症的筛查”。
化学预防即使用可以治疗癌前病变或预防癌症的药物。
请参阅以下内容。
降低癌症风险的手术对有遗传性癌症综合征家族病史的高危人群,例如对有遗传性乳腺癌及卵巢癌综合征家族病史的高危家人(携带BRCA突变基因),考虑采取手术切除乳腺和卵巢,以预防相关癌症。
请参阅中美互联(HICA)前面已经发表的:“肿瘤基因”。
Image Sourc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早期诊断,及时治疗请参阅中美互联(HICA)前面已经发表的:“癌症的症状”和“癌症的诊断”。
早期发现癌症并及时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幸存率和生活质量,降低癌症死亡率,并减轻癌症负担。
例如,进行早期诊断并采取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后,乳腺癌、宫颈癌、口腔癌和结直肠癌等一些最常见类型癌症的治愈率是比较高的。
其它类型的癌症,如睾丸精原细胞瘤、儿童白血病和淋巴瘤,即使癌细胞已经扩散到身体其它部位,如果提供适当治疗,也有很高的治愈率(WHO)。
美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在逐渐下降,这与生活方式的调节、积极预防、早诊断早治疗等对疾病的控制息息相关。
最近,中国政府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指南,目标是在2015-2030年之间减少30%常见非传染性疾病的过早死亡。
癌症作为其中一部分,是中国主要的疾病死亡原因,对公共卫生的要求和负担仍在上升。
因此,发展一个符合国情的预防及有效的控制措施迫在眉睫(NCCRC)。
癌变过程Image Sourc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癌变是正常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转化为癌细胞的过程。
细胞是身体中最小的单位,它们构成身体的组织和器官。
每个细胞都含有引导身体生长、发育和自我修复的基因。
有许多基因可以控制细胞的生存、死亡、分裂(繁殖)或将承担的特殊功能,如转变为神经细胞还是肌肉细胞。
基因的改变(突变)可以导致细胞失去正常控制。
在这种情况下,细胞不会适时死亡,而新细胞又会在身体不需要时产生,这些额外的细胞堆积形成肿块(肿瘤)。
肿瘤可以是良性的和恶性的(致癌的)。
恶性肿瘤细胞会侵入邻近的组织并扩散到身体的其它部位,而良性肿瘤细胞则不会侵入邻近的组织或是发生扩散。
Image Source: Wikipedia CommonsCreator: CoRus13导致癌症的基因变异有可能从父母那里遗传而来,或在人生的某个阶段由于细胞分裂发生错误,或暴露于某些风险因素下导致DNA受损而出现。
请参阅中美互联(HICA)前面已经发表的:“癌症是如何发生的?”。
患上癌症的风险因素包括生物致癌因素如病毒、细菌感染,物理致癌因素如紫外线、电离辐射,以及化学致癌因素如烟酒、空气污染和环境致癌物等。
请参阅中美互联(HICA)前面已经发表的:患上癌症的风险因素有哪些(1)患上癌症的风险因素有哪些(2)怎样预防具体的癌症,如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及乳腺癌等,将在以后相关的文章中详细介绍。
Image Source: Pixabay.com已知可降低癌症风险的干预措施疾病的干预指用于预防或治疗疾病,或以其它方式改善健康状况而采取的行动或措施。
许多研究都在寻找防止癌症产生或复发的方法。
研究者正对具有较高患癌风险的人群进行化学预防的研究。
化学预防是利用某些化学药物来降低患癌风险,或防止癌症复发。
这些药物可以是天然的,也可能由实验室制造出来。
一些化学预防药物被用于可能患上某些癌症的高风险人群中进行测试。
这些风险可能由癌前病变、家族史或生活方式等因素造成。
Image Source: Pixabay.com以下药物有可能降低患癌风险: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S)如他莫昔芬或雷洛昔芬,能阻断雌激素在乳腺中的作用,这可能有助于抑制乳腺癌细胞的生长。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已被证明可以降低高危女性罹患乳腺癌的风险。
这种药物可能会引起副作用,如潮热,所以它在常规情况下不用于预防癌症。
非那雄胺一种用来抑制身体产生雄性激素(睾丸素)的药物,已被证明能降低患前列腺癌的风险。
更多信息将在预防前列腺癌的文章中介绍。
环氧合酶抑制剂(COX-2抑制剂)一种非激素类抗炎药,用于减轻疼痛和炎症,有可能预防结肠癌和乳腺癌,但它也可能导致心脏问题。
因此,目前还没有很多将它们用于预防癌症的研究。
阿司匹林一种用于缓解疼痛、发热、炎症和血液凝固的药物,属非激素类抗炎药,有可能预防结直肠癌。
它的副作用包括胃肠道出血甚至大脑出血。
由于阿司匹林可能会引起出血问题,所以目前还没有很多将阿司匹林用于预防癌症的研究。
Image Source: Pixabay.com目前尚不确定能否降低癌症风险的干预措施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补充剂尚未被证明可以预防癌症。
研究者对以下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进行了研究,但尚未证明它们可以降低患癌风险: 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E、维生素C、β-胡萝卜素、叶酸、硒、维生素D。
硒和维生素E癌症预防试验(SELECT)中发现,单独服用维生素E会增加患前列腺癌的风险。
即使在这些人停止服用维生素E后,风险仍然存在。
同时服用硒和维生素E或单独服用硒并不会增加患前列腺癌的风险。
维生素D也曾用于研究是否具有抗癌作用。
暴露在阳光下的皮肤可以产生维生素D,维生素D也可以在日常饮食和膳食补充剂中摄入。
每天服用400-1100IU的维生素D并未被证明能降低或增加患癌风险。
Image Source: Pixabay.com目前维生素D和欧米伽-3试验(VITAL)正在进行中,它主要研究摄入维生素D(每天2000IU(国际单位))和海产品(油性鱼类)中的欧米伽-3脂肪酸是否可以降低患癌风险。
美国医生健康研究发现,曾患过癌症但每天服用复合维生素的男性癌症复发的风险可能会轻微降低。
临床试验正在研究预防癌症的新方法临床试验是用以回答医学科学中存在的问题的研究,例如一种治疗方法是否优于另一种等。
这些试验是基于对过去的研究和实验室的发现进行的。
每个试验都能解答一些科学问题,以便找到新的和更好的方法来帮助癌症患者。
在有关治疗的临床试验中,新疗法的作用和疗效信息会被收集起来。
如果临床试验表明新的治疗方法优于目前使用的治疗方法,则新的治疗方法可能会成为“标准疗法”。
临床试验在美国很多地方都有进行,患者可以考虑参加临床试验。
请参阅中美互联(HICA)前面已经发表的:“临床试验简介”。
医学名词解释:家族史【即对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病史的记录,其中包括当前和过去的疾病。
家族史可以显示一个家族中某些疾病的模式。
】下一篇文章将介绍“对癌症发生及发展常见的误解”。
敬请关注!References:- Cancer Prevention Overview (PDQ®)–Patient Version were originally published by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Updated: June 28, 2018.-http://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cancer?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Wanqing Chen, KexinSun, [...], and Jie He, et al.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 2014.Chin J Cancer Res 2018;30(1)本信息只能提供有关癌症知识的科普,但不能代替医生正规的诊断和治疗。
我们的团队由中美医学及癌症专家组成,包括世界顶级乳腺癌专家。
我们会根据最新的医疗及癌症咨询,定期复习和更新有关内容。
每篇文章后标注的日期即为最新修改的日期。
本文版权归中美互联医院管理股份公司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contact_us@chinahica.com文章插图版权归原作者所有BringWorld-ClassHealth CareHome!中美互联医院管理股份公司HEALTH INTERCONNECT CHINA-AMERICA(HICA) COMPANY, LIMITEDWebsite:http://www.chinahica.com长按二维码扫描"中美互联HICAInfo”关注"中美互联HICA”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