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抗击肿瘤已100多年,手术、化疗、放疗等治疗手段相继问世,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基因治疗等治疗新技术亦层出不穷。在一系列对肿瘤的密集打击中,一些科学家正提出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防治方法:快乐!
“癌症性格”一说在社会上有着相当深厚的群众基础。很多人都深信:具有一些特定性格特质(比如神经质、易怒、悲观或是孤僻)的人群更容易成为癌魔狩猎的对象,而开朗乐观则有助于预防和治疗癌症。这种观点究竟有没有根据?
“快乐小鼠”的肿瘤变小甚至消失了
癌症死亡是一个令人生畏的话题。十多年前,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对癌症的三个“1/3”的解释,即1/3癌症病人可通过一级预防防治癌的发生;1/3癌症通过二级预防可明显提高生存率,甚至根治;1/3癌症可通过合理的综合治疗提高生存率。“这个观点在10多年前提出,至今看来很有远见。
一个外国实验室的发现。实验室人员把一群小鼠放在一个“丰富的生存环境”,即笼子里放有各种小鼠喜爱的玩具,每只笼子中的小鼠数多于8只,保证它们尽情地互动,生活在这种状态下的小鼠被称为“快乐小鼠”。
将“快乐小鼠”跟对照组小鼠比较,研究人员发现,“快乐小鼠”的肿瘤变小了,证明良性的精神刺激对肿瘤竟有抑制作用。科研人员提示了一条“神奇通路”:大脑皮层良性刺激-海马区(“快乐小鼠”有“脑来源神经营养因子”高表达)-自主神经(主要是交感神经)-脂肪组织(脂肪因子)-抑瘤。实验涉及黑色素瘤、胰腺癌、结肠息肉病等。
成年小鼠的大脑
研究人员在实验鼠的饲养过程中也营造了“丰富的生存环境”,在饲养笼子里摆放了迷宫、玩具、房子、滑轮。在红外线拍摄下,记者看到,小鼠不仅白天玩,在夜间也玩耍频繁,表现活跃;而对照组小鼠则显得平静甚至有些呆滞。
结论
比较两组小鼠发现,“快乐小鼠”的肿瘤重量比对照组的都要低,有的肿瘤不仅变小,还消失了。实验涉及的黑色素瘤、胰腺癌、肺癌都有类似情况。其中,黑色素瘤抑瘤率43.1%,Panc02胰腺癌的抑瘤率为58.2%,Lewis肺癌癌的抑瘤率为36.5%。研究人员也在“快乐小鼠”的下丘脑发现了“脑来源神经营养因子”高表达。
在世界上几个零星的实验室里,科学家正在获得中枢调控系统与肿瘤关联的新证据。上海市肿瘤研究所最近发现:“良性精神刺激可能改变了癌细胞的代谢,同时影响到免疫系统。”这提示了精神行为可能对肿瘤产生影响。
肿瘤找准机会组建体内独立王国
我们有必要来重新认识一下肿瘤。
越来越多的证据认为,癌症是一种系统性疾病。
癌症会在全身转移
癌症是一种以局部组织异常生长为特征的全身性系统调控失常的疾病。
人体有两大系统性调控系统:中枢性调控系统和外周性调控系统。
中枢性调控系统
中枢性调控系统包括全身的激素系统(肾上腺、性腺、甲状腺、其它激素器官);自主神经系统,这里有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控制免疫器官、胸腺、脾脏等。这好比身体内的“中央政府”。
外周性调控系统
外周性调控系统存在于各种器官,肝、胰、消化道、肺、肾、皮肤、脂肪组织等。这好比身体内的“地方政府”。这外周调控系统,正是国外所忽视的。
穴位定向给药抗癌疗法
穴位定向用药抗癌疗法就是根据癌症患者的主要症状定向取穴给药,具有靶向性,针对性强,无毒副作用、用法方便等特点。通过穴位定向给药达到快速止咳、化痰、退热、止痛、消瘤,疗效神奇独特,是肿瘤患者的首选抗癌疗法之一。
穴位定向给药抗癌疗法是根据生物药导理论、仿生学、热敷医学、中国古典中医医学技术,在结合多年临床实践和大量用户反馈意见的基础上研制开发的新一代抗癌特殊疗法。成功的把药物定向导入病变部位,因而该疗法具有定向药物导入和靶向治疗的多重功能,扩张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更能到达人体组织的深部,对药物离子产生定向的推动力,使药物中的有效成分更深入、更有效地透过皮肤粘膜快速的进入人体,靶向作用于患者病灶。
穴位定向给药抗癌疗法的优势有下列五个方面:
A.直接杀灭肿瘤细胞,疗程短、见效快,是早、中、晚期病人的理想治疗方法。
B.手术后患者采用穴位定向给药抗癌疗法可杀死残留肿瘤细胞,防复发,防转移。
C.放、化疗中服用,能显著增强放化疗疗效,消除恶心、呕吐、脱发和白细胞下降等毒副作用。
D.全身状况差,不能或不愿手术及放化疗的患者,可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
E.康复期的病人用穴位定向给药抗癌疗法可迅速增强机体受损的免疫功能,防止肿瘤癌细胞的复发和转移,消除病人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