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疾病资讯 >

攻防策略在中医治疗肿瘤临床应用病例

更新时间:2018-06-19 12:07:28

1 中医治疗肿瘤中攻防策略的必要性中医认为肿瘤的病因多为外感、内伤、体衰,恶性肿瘤区别于一般内、外、妇、儿各科疾病的一个根本特点,是其具有独特的致病因素--癌毒。癌毒是导致恶性肿瘤发生和发展的根本病因之一,癌毒为“阴毒”,属实邪,易于耗散正气,导致正虚不固,故其又易于扩散。中医认为肿瘤病理属性总属本虚标实。多因虚而得病,因虚而致实,是一种全身属虚、局部属实的疾病。初期邪盛而正虚不明显,故以气滞、血瘀、痰结、湿聚、热毒的实证为主要病机,中晚期由于癌症患者素体多虚,加之癌症病变耗伤人体之气血津液,故多出现气血亏虚、阴阳两虚等病机转变.由于邪愈盛而正愈虚,本虚标实,病变错综复杂,病势日益深重,预后多不良。故而其针对性的治疗原则即为攻实之邪,防虚之本。通常认为初期邪盛正虚不明显,当先攻之;中期宜攻防兼施;晚期正气大伤,不耐攻伐,当以防为主,扶正培本以抗邪气。攻之策略主要针对病变采用理气、除湿、化痰散结、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法,并适当配伍有抗肿瘤作用的中草药;防之策略主要根据正虚侧重不同,并结合主要病之脏腑而分别采用补气、补血、补阴、补阳。

2 攻防之具体策略(1)根据患者所处不同病理阶段制定相应攻防策略。病之初起,邪气旺盛,然正气,尚未虚衰,故首当攻实之邪。病至中晚,正邪相争已久,正气耗伤怠尽,不耐攻伐,故当重防本之虚,扶正培本以抗邪气。(2)根据所处不同年龄体质阶段制定相应“攻防策略”。青壮之年,正气旺盛,抵御癌毒有力,可攻。耄耋之年,正气虚衰,抵御癌毒无力,宜补。(3)根据所处不同检查结果制定相应攻防策略。结合如胸片、cr以及肿瘤标志物等相关检查结果,提示有复发转移的患者,以“攻之策略”压制癌毒。结合如胸片、cT以及肿瘤标志物等相关检查结果,未提示有复发转移的患者,以“防之策略”扶正固本。

3典型病例柳某某,男,90岁。2006年7月经支气管镜病理检查示肺癌。因年事已高未能行手术、放化疗,2006年8月来诊时咳嗽,咯血,痰多,纳差,大便干结,脉弦滑。予以南沙参30 g,北沙参30 g,天麦冬30 g,仙鹤草20 g,党参20 g,炒白术15 g,蜀羊泉15 g,代赭石10 g,旋覆花10 g,佛手10 g,枳壳lO g,火麻仁10 g,肉苁蓉lO g,半枝莲10 g,半夏10 g,陈皮10 g,鸡内金190 g,玄参10 g。水煎服。上方连服1月,上述诸症见缓解。以上方为主加减11个月,病人情况稳定。按:耄耋之年,正气虚衰,抵御癌毒无力,宜补。本方以南北沙参、天麦冬、党参、枳壳、半夏、陈皮、玄参补益理气、扶正培本。佐以少许抗癌及对症中药获得显著疗效。

本站部分内容或图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 “271533443@qq.com” 三日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