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肝郁瘀积型
证候:右胁下出现包块,突然增大,发硬,隐痛或疼痛,全身无力,消瘦,舌边青紫,脉弦细。
治则:疏肝解郁,活血化瘀,攻坚消积,清热解毒。
方药:蓼金汤加减。
2.气滞血淤、肛道阻塞型
证候:右胁硬块,刺痫,压痛,厌食发烧,皮肤黄染,面目黄甚。大便干,小便黄赤。舌淤斑,脉弦数。
治则:活血化瘀、行气解郁、利胆退黄。
方药:茵桃汤加减。
3.肾虚水症型
证候:右胁硬块增大,脑闷,气短,腹大胀痛,赢瘦疲倦,大便不利,小便黄少。舌暗,苔白,脉沉弦。
治则:补肾养肝,利水消肿,疏肝理气,消湿消胀。
方药:苓莪汤加减。
4.淤结型
证候:中上腹硬块,坚实、渐增大、压痛固定、时寒时热。舌紫、脉弦有力。
治则:破积消坚,活血化瘀,解毒消痞,补气扶正。
方药:复元活血汤加减。
5.气聚型
证候:硬块痞满,移动不定,时大时小,时胀时痛。舌绛,脉弦数。
治则:消痞散结,温中散寒,理气消胀,活血化瘀。
方药:佛苍汤加减。
6.寒凝型
证候;右下腹包块,肿胀疼痛,舌紫色,苔白,脉沉细。
治则:消肿止痛,祛寒解凝,活血化瘀。
方药:莪附汤加减。
7.气滞型
证候:左下腹包块,腹痛,大便带血,舌紫,苔白,脉沉弦。
治则;活血化瘀,理气消胀。
方药:香楝汤加减。
8.脾虚湿毒型
证候:左下腹包块,少腹下坠,大便多,或梗阻,舌紫暗,脉沉细。
治则:健脾补虚,利湿调便,解毒清热。
方药:河苡汤加减。
9.肝气淤结型
证候:下腹包块,少腹不适,腰酸腿软。舌焦淤斑,脉弦。
治则:清肝化滞,活血化瘀,补血养血。
方药:牡金汤加减。
10.热毒蕴结型
证候:下腹包块,坠胀刺痛,尿血。舌红,苔白,脉沉细。
治则:清热解毒,燥湿散结,利水通淋。
方药:丹葵汤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