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疾病资讯 >

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与护理

更新时间:2018-06-19 12:06:56

研究证明恶性肿瘤病人较正常人能量的消耗高出1~2倍,能量大量消耗的原因可能与能量不能充分利用、肿瘤生长消耗及影响胃肠道消化吸收机能有关。

目前治疗恶性肿瘤所采用的手术、放疗、免疫及中药治疗,均有明显提高恶性肿瘤病人生存率、提高生存质量及延长肿瘤病人寿命的作用,但是,由于疾病本身及多种治疗方法不可避免地影响机体的营养状况,使分解代谢增强,出现能量消耗及吸收障碍,形成负氮平衡,使抗病能力下降,甚至出现恶病质。所以减轻因治疗带来的不利影响,防止营养不良,提高抑制肿瘤的生长,讲究饮食质量,提高病人食欲,改善病人营养状况,是实属必要之举。

应鼓励病人经口进食

正常人在饥饿状态下能量的消耗也随之减少,而恶性肿瘤病人虽饮食摄人量减少,但其新陈代谢率仍居高不下甚至持续上升,使病人处于不同程度的应激状态,能量的需求可提高100%一200%,在某种程度上与肿瘤同宿主竞争营养有关。造成肿瘤病人营养状况低下。癌症放疗、化疗又可引起明显的胃肠道反应,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下降或厌食,肠功能障碍而吸收不良。

还可引起口腔黏膜炎症、溃疡及口腔干燥等,出现胃肠黏膜炎症,甚至糜烂及溃疡或形成伪膜性肠炎等。食管及胃等癌肿手术由于迷走神经切除或损伤及解剖位置的改变,引起消化机能的改变,如腹胀、食欲下降、腹泻等。所有以上这些均不同程度影响进食或消化吸收不良,致使营养状况低下。因此,鼓励病人进食、加强营养,力争经口进食,确保三大营养物质、微量元素及多种维生素的摄人非常必要。

对有消化道症状的人宜少食多餐,饮食宜清淡而富有营养,每餐量不宜过多,以增强病人吃完食物的信心,花样品种可多样化,以使病人有选择的余地。积极处理好导致食欲及食量下降的原因。如不在餐前做使病人症状加重的处置;对有疼痛的病人餐前适当镇痛;对恶心呕吐者给予止吐剂,如地塞米松和灭吐灵等;对口腔有炎症及溃疡的病人宜食乳类食物,可以减少对创面的刺激。

胃癌及食管癌术后病人,在3个月内宜少食多餐,1日5餐,3个月后逐渐过渡到1日3餐,并餐前服用山楂丸或山楂片、逍遥丸、保和丸等,这样将有助于消化及纠正贫血。结肠癌术后病人,术后半个月后宜吃些粗纤维食物,以利扩张结肠吻合口,减少胆汁酸在肠道内停留的时间。对不能很好进食的病人,以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

提高免疫功能可抗癌的食品

各种维生素:维生素A、B、C、E均有一定预防及抗癌作用。不少实验证实维生素C可抑制亚硝胺的形成。肝、花生、豆芽中含有维生素,杏仁中含有多量维生素E。镁可增强淋巴细胞活性,香蕉、豆类可提供镁。硒有抗氧化作用,增影响癌细胞代谢,很多肿瘤发生与硒减少有关。

动物肝脏、肾、瘦肉、虾含硒较多。大蒜的脂溶性挥发油有效成分可激活巨噬细胞功能。猕猴桃含有大量维生素C,对防止肿瘤发生有很大作用。葡萄之中含有维生素C及抗癌成分,既可开胃,又有抗癌作用。总之,癌症患者的营养状况与其疾病的转归有直接关系,应多加重视。

本站部分内容或图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 “271533443@qq.com” 三日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