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作为一类古老的疾病,早已成为世界医学的中心,尽管人们对肿瘤的研究投入了极大的人力物力,但在肿瘤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预后等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未知。在对恶性肿瘤研究的整个过程中,虽然无数学者根据各自的实验结果,不断地提出这样或那样的学说,但时至今日,无论是在肿瘤的病因研究还是治疗方法的实践,治疗效果、预后等方面仍然有许多意见分歧,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
现代医学的进步虽然为肿瘤的诊断治疗提供了许多检查诊断的方法,然而,恶性肿瘤仍有较高的死亡率、发展快、转移难以控制、生存时间短等问题往往使人望而生畏。因此,无论是社会舆论中和人们的言谈话语中,恶性肿瘤仍然是难以治愈的不治之症。患者一旦被确诊患了恶性肿瘤,就认为是判了“死缓”。在这种极端悲观的思想观念的影响下,一些恶性肿瘤的患者,常常会因绝望而拒绝治疗,不久于人世,有些患者消极等待,精神上压力重重,对医疗失去信心,或对医疗缺乏应有的积极配合,最终难以获得本来可以达到的治疗效果。
由于在人们在心灵深处对恶性肿瘤的预后存在着十分消极的思想观念,所以临床面对肿瘤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法时,也常常缺乏大胆积极的态度,有时仅仅为了满足于缓解症状,使一些本来可以积极争取治愈的患者也过早地选择姑息迁就的治疗方案。在上述消极观念的影响下,有些人对肿瘤的深入研究也缺乏信心,也持悲观的态度,认为恶性肿瘤是一个永远难以揭示的迷宫,诸如这些都是我们在研究肿瘤预后时应当摒弃的不恰当的观念。
实际上,尽管在恶性肿瘤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及预后方面确实存在着复杂性,但是任何复杂性的存在不应影响和限制人们对其进行深入研究。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虽然每一时期人们的认识总要受一定条件的限制,是相对的、有限的,但是就整个人类的认识能力而言,却是无限的。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东西,而没有不可认识的东西,人类的认识就是一个由有限到无限的发展过程。可以肯定,人们对恶性肿瘤的认识也是如此,只要我们勇于去主动地研究它、认识它,恶性肿瘤复杂的奥秘也是完全可以被揭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