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B型超声扫描(B超)B超由于其简便、无创、价廉,是肝门部胆管癌的首选检查方法。在B超下肝门部胆管癌表现为肝内胆管扩张,扩张的胆管至肝门部中断,而肝外胆管和胆囊空虚,约有20%的病例可发现肝门区中等或低回声肿块影。如在B超上仅显示一侧肝内胆管扩张,应考虑到早期Ⅲ型肝门部胆管癌的可能,患者可无黄疽。此外,利用多普勒超声可以了解肝门部胆管癌与门静脉和肝动脉的关系,观察肝门部血管受侵犯的情况,为沾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
2.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肝门部胆管癌在CT上的表现与B超基本相似,但CT显示肝门部肿块的阳性率高于B超,约为40%;肝门部肿块与扩张的左右肝内胆管构成蝴蝶状图案,此乃肝门部胆管癌在CT上的典型图案。此外,CT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肝内及腹腔有无转移病灶,增强CT还可显示肝门血管与肿块的关系。近年来应用的螺旋CT可发现常规CT难以发现的小病灶,螺旋CT血管成像尚可代替血管造影显示肝动脉和门静脉,了解其受累情况,从而为判断能否手术切除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3.磁共振胆道成像(MRC)MRC是在磁共振成像(MRl)的基础上,利用重T:使胆汁呈明显高信号,从而达到无须造影剂、无创伤性达到胆道成家目的,近年来已成为肝门部胆管癌的重要影像检查方法,诊断符合率可达95%。其典型图像是梗阻部位胆管完全或不规则截断,截断近端的胆管扩张,远端胆管不扩张,胆囊空虚,结合MRI可显示肝门部肿块,并可显示胆管壁的厚度。
MRC可得到胆道造影(ERCP、PTC)的图像,并具有以下优点:①梗阻近远端胆管均可显示,可较准确地判断肿块梗阻的胆管长度和范围,为手术方法的设计提供更多的信息;②显示的胆管扩张为未受干扰状态下的扩张,无ERCP或PTC时注射造影剂的压力影响;③无技术操作依赖性;④安全无创伤,无并发症;⑤结合MRI可获得肝脏和肿块的信息。
4.胆道造影在MRC问世之前,胆道造影是制订肝门部胆管癌诊断和治疗方案所不可缺少的检查方法。近年来,随着无创的MRC的临床应用,胆道造影有逐渐被取代的趋势,由于胆道造影可诱发胆管炎等一系列并发症,目前临床上一般仅在需同时行胆道减压引流时才行之。胆道造影的方法有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和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两种。
希望对您的就医提供些方便,如有疑问,请点击本站的其他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