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解毒法中医学认为,热毒是肿瘤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黄帝内经》云:“诸病痒疮,皆属于火”,金元时期刘元素提出“疮痒者,火之属”,阐明了中医理论疮、痒、肿与火毒的关系。《医宗金鉴》云:“痈疽原是火毒生,经络阻塞气血凝”。《古今医统》谓“气血日亏,相火渐炽,几何不致噎膈”。噎膈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食管癌。
这些论述初步说明了部分肿瘤的发病机制。中医学还认为外感邪淫,皆可化火生热;内伤七情,也可生热化火;热毒内蕴,灼液成瘀,痰浊壅阻经络脏腑,结成肿瘤。临床所见,部分晚期肿瘤患者,有局部肿块灼热疼痛、五心烦热、口渴尿赤、舌苔黄腻。再如本医院子宫癌肿瘤治疗栏目基础臭秽带下,溢臭难闻,肠癌之便脓血:这些为邪热瘀毒,肿瘤坏死感染之毒蕴于机体-故清热解毒又是肿瘤的治疗法则之一?
在治疗肿瘤的中药中,清热解毒药物最多。如潘明继等以清热解毒的白毛藤,银花,白花蛇舌草和清热凉血的生地、白茅根,伍用天冬、沙参等,配合放疗治疗150例鼻咽癌作远期疗效观察,证明此方能减轻放疗毒副反应,治疗后5、10年生存率分别为58%和30.8%,疗效优于对照组。近年来,在实验研究方面,主要筛选出一些对肿瘤有直接抑制作用的清热解毒中药。
另外发现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对免疫细胞功能有影响,对环核苷酸有调节作用等。如白花蛇舌草、山豆根、黄连、穿心莲等能促进淋巴细胞转化,激发或增强淋巴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提高T细胞数值,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肿节风、蛇莓、龙葵等能提高肿瘤细胞或外周细胞的cAMP/eGMP的值,对环核苷酸起调节作用,由此抑制肿瘤细胞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