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疾病资讯 >

患上结肠癌的其他危险因素(一)

更新时间:2018-06-19 12:05:47

其他危险因素有下列情况者属结直肠癌高危人群。对高危人群进行监测、普查有助于早期诊断,并能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

1.肠道有症状人群临床医师切不可对有便血、大便频数、大便黏液、腹痛等症状的患者掉以轻心,轻率地诊断为痔、肠炎等。1993年Neugut对有便血、腹痛或大便习惯改变的1172例患者行结肠镜检查,发现8.6%患结直肠癌,25%存在大肠腺瘤。欧美对无症状的成人普查,结直肠癌的检出率为0.2%-0.4%。这表明有肠道症状者属高危人群。

2.结直肠癌高发区的中老年人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在40岁以后随年龄增长而迅速上升。40岁以后结直肠癌的发病危险性明显上升,年龄愈大危险性也愈大。在中老年人出现便血、大便习惯改变、腹痛、贫血等症状时,临床医师均应警惕患大肠癌的可能,应及早作有关检查。

3.大肠腺瘤患者大肠腺瘤属癌前病变,多数研究认为80%以上的结直肠癌系由大肠腺瘤演变而来。因此,检查发现的腺瘤均应摘除,以预防日后结直肠癌的发生。但大肠腺瘤摘除后的患者中30%以上将会再长新的腺瘤,因此,这些患者在治疗后仍应按高危人群严密随访。大肠腺瘤的数量越多,发生恶变的概率越大。

4.有恶性肿瘤病史2.5%-11%的结直肠癌患者,在手术切除后残留的结直肠中,能再发生新的原发性癌。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随访与复查非常必要。

本站部分内容或图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 “271533443@qq.com” 三日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