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类癌临床表现不典型,故有以下征象可作为临床诊断胃类癌的参考:
①息肉样病变、广基、中央有小溃疡。
②平滑肌瘤样病变,呈境界清楚的黏膜下病变,黏膜多无破坏,但中心部常有溃疡。
③癌样表现,常见为边缘隆起的癌性溃疡,多呈典型的局限性溃疡,边缘堤状隆起,整齐锐利,界限清楚。
④术中见腹腔粘连较重。
⑤胃类癌的最终确诊是组织病理学检查,除常规病理检查外,免疫组化染色可见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嗜铬粒蛋白(CgA)常阳性,5-HT多阴性。
上消化道双重对比造影缺少特征性表现,但可以提示诊断线索。
主要征象有:比较规则的充盈缺损区出现:①规则的龛影。②蠕动波能通过病变。③息肉样病变,广基底,直径多在2cm以内。④平滑肌瘤样病变,境界清楚的黏膜下病变,黏膜多无破坏,但中心部可有溃疡。⑤少数可有幽门部完全梗阻的表现。
消化道内镜及内镜下活检是诊断胃类癌的最可靠的方法。内镜下表现为:
为黏膜结节或为无蒂息肉样隆起,基底较宽,质偏硬,部分表面可有溃烂及坏死病灶形成,少数呈多发性息肉样隆起,这类病人应注意与消化道溃疡、息肉及其他良恶性肿瘤鉴别,特别是直径大于2cm的黏膜下肿块应警惕本病的可能。超声内镜的广泛应用对其诊断有很大帮助,表现胃黏膜内低回声灶、边界清晰、外形光滑的圆形、椭圆形肿块,第2层模糊不清,较大者可累及第4层,超声内镜对了解病灶的深度及周围淋巴结有无转移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