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疾病资讯 >

中医药在姑息治疗中的疗效成绩斐然

更新时间:2018-06-19 12:05:06

患者的生活质量是近年医学领域颇受重视的课题。姑息治疗是对躯体、精神及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健康评价指标 。癌症领域生活质量的内涵主要包括患者的躯体功能和主观感受以及疾病本身及其治疗引起的症状和体征等。 近年中医药治疗主要围绕以下几个常见症状展开。

1.1 癌痛 许多癌症患者将疼痛列为他们所经历的最痛苦的症状之一,而慢性疼痛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疼痛处理成为改善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首要问题之一

1.1.1中医对癌痛病因病机的认识目前中医学界对癌痛的病因病机尚无定论, 但总纲不离虚实两端, 在辨清虚实的基础上, 根据临床证候表现又将实证病因归为气滞、 血瘀、 痰浊、 热毒等方面; 虚证主要归结为气血不足、 脏腑经脉失荣、 气血阴阳俱损等原因

治疗方法针对不同的病因病机,现代医家又总结出了分别以行气止痛 、 活血止痛、 化瘀散结、 清热解毒以 及培补正气等为主要治法的治疗方案, 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 根据个体差异, 审因论证, 辨证施治取得了满意疗效。

与此同时, 为提高患者依从性, 中医药工作者也在不断开展外治法应用于癌症止痛的临床研究。孙玉冰等采用癌痛宁散, 敷贴于肿块或痛点局部治疗癌性疼痛较以服用芬太尼为对照组的有效率高 2 0 % E。张文奇运用针灸止痛, 根据不同疾病分别以孔最、 足三里、 三阴交、 足三里、 行间等为主穴, 同时配以配穴, 止痛总有效率达85.35%。

中医药对放、 化疗后肿瘤患者的康复作用 放、 化疗增敏自 1 9 8 0年高令山[ 2 1 ] 最先报道汉防己甲素有放射增敏作用以来, 越来越多的实验和临床研究集中到这个领域。1 9 9 7年黄金昶] 通过对扶正增效方的研究首先从基因水平提出了中药放疗增敏的机制。 高鹏认为免疫调节和改善肿瘤局部供氧、 供血利于抗肿瘤药物运输是该方得以发挥化疗曾敏作用的可能原因。

放、 化疗解毒

许志雄等运用生脉散加减配合放疗治疗癌症患者 7 1 例, 治疗组口干、 咽干等症状改善明显,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 血小板下降程度比未服用中药的对照组显著。化疗法对人体阴阳平衡的影响临床医家更多倾向于肾阴不足。 据此, 王兆慧等临床应用以滋阴补肾、 益气健脾为治则的扶正防毒汤配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患者26 例, 2个月后治疗组在化疗的耐受性、 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方面均优于未服用中药的对照组。

本站部分内容或图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 “271533443@qq.com” 三日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