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肿瘤术后的中医药治疗 早期肿瘤术后一般不需要放疗或化疗,有研究提示,早期肿瘤术后采用放疗或化疗, 与未实行放化疗者相比并没有减少5年、1 0年的复发、转移率,其结果恰恰相反,原因 是此时肿瘤已完全切除,放化疗不但未有指征和依据,而且还会降低人体的抗病能力。 而采用中医扶正固本兼顾抗癌治疗,不但能促进病人康复,同时也提高了病人的免疫机能, 增强了病人的抗癌能力,从而达到预防肿瘤复发、转移。
临床上常用的扶正培本治疗方法有:健脾和胃法、 补气养血法、 滋补肝肾法等, 必须根据中医的辨证理论进行施治。 临床上常用的健脾益气药有党参、白术、茯苓、山药、 黄芪、 人参、甘草等。补血药有当归、熟地、首乌、紫河车、阿胶、 鸡血藤、桂园肉等。滋阴药有天麦冬、生地、沙参、石斛、 玉竹、龟板、鳖甲、枸杞子、女贞子、墨旱莲等。温阳药有附子、肉桂、鹿茸、仙灵脾、补骨脂、菟丝子、肉苁蓉、巴戟天等。
常供选择的方药有: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汤、十全大补汤、参苓白术丸、河车大造丸、健延龄等。上述这些扶正补益方药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大都有增强免疫作用。 有些中药已被制成制剂用于临床,如香菇多糖、云芝多糖、猪苓多糖等。孙燕教授自上世纪70年代就观察了500余例肿瘤患者, 在接受扶正中药治疗后不但对免疫功能具有增强作用, 而且对肿瘤病人放疗和化疗所致的肾上腺皮质和骨髓功能的抑制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尤其对黄芪、女贞子有效成分的实验研究,发现不但能消除肿瘤病人抑制 T淋巴细胞的活性,使正常免疫功能得到恢复,同时还发现扶正中药能激活巨噬细胞活性, 促进体内干扰素的产生,并保护和促进造血干细胞,与白细胞介素I I 有协同作用。有些中药还具有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作用。孙燕教授的研究同样在国内及其它的实验研究中得到证实, 如日本的田口铁男等在胃癌化疗中对香菇多糖的研究等。
中期肿瘤病人根治或姑息术后的中医药治疗
使用中医药防治放疗引起的放射性炎症反应,常以清热、解毒、消炎、凉血法。 常用的方药有:
① 口腔粘膜糜烂: 使用锡类散、冰硼散吹涂患处,或口服玉女煎。
②放射性肺炎:沙参麦冬汤、百合固金汤、泻白散、养阴清肺汤等。
③放射性肠炎:腹痛腹泻用白头翁加减;便血者用槐花散、二至丸加减。
④放射性膀胱炎:血尿用小蓟饮子加减。
⑤放射性肾炎:用六味地黄汤加减。
中药用于放疗引起的正气耗伤,患者表现为气短乏力, 低热盗汗等。 治疗常用益气养阴、 滋阴清热法, 选用生脉散、 贞芪扶正冲剂、河车大造丸等加减。中药作为序贯性治疗, 防止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治疗采用扶正固本兼顾祛邪法。 中医药对放疗具有增敏增效作用,常用活血化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