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疾病分类 > 大肠癌 >

中医治疗大肠癌思路之一

更新时间:2018-06-19 12:30:18

大肠癌(Coloreetal Cancer,CRC)指原发于结肠、直肠的恶性肿瘤,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占常见恶性肿瘤的第3位。我国CRC的发病率近年来也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就诊时多数患者已经处于中晚期。手术切除是日前治疗结直肠癌最主要的治疗手段。由于诊疗技术的提高,结肠癌根治术后5年总生存率巳由20世纪70年代的50%提高到目前的64%。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是结直肠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实践证明,中医药治疗大肠癌有较好的临床疗效。1 辨证为主,参以辨病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核心,是临床上取得疗效的关键,具体病人有病情轻重、邪气深浅、体质强弱的不同。病机有正虚与邪实两个方面,正虚有脾、肾的不足,邪实有湿、痰、毒、瘀、热的差别。在不同的病人身上.或在同一个病人的不同发病阶段会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特点,即有不同的“证”,这些都是辨证用药的基础。我们临床通常将CRC大致分为4个证型,湿热蕴结:腹痛腹胀,大便滞下,夹有黏疲,或伴脓血,里急后重.肛门灼热感,口苦口干。舌质黯红,苔黄腻,脉滑教;瘀毒内阻:腹痛腹胀,痛有定处,腹有肿块,便下脓血黏液,大便扁平或变细,舌质黠红,有瘀斑,苔薄黄,脉弦薮;脾肾亏虚:腹痛下坠。腹部肿块增大.大便频数,口波乏味,少气纳呆,形神俱衰。舌质演黯,苔自,脉沉细;肝肾阴虚(或阴虚内热):形体消瘦,五心烦热,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口干渴,舌质红或绛少苔,脉弦细。 在以上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结合一些经药理研究证实明确有抗大肠癌功效的药物,印所谓辨病治疗,临床上可获得更好的疗效。如清热解毒药有凤尾草、地锦草、苦参、自花蛇舌草、藤槊根等;化瘀消癌类药物有蜣螂虫、莪术、肿节凤等,软坚散结药如皂剌、白僵蚕等;亦可加入一些对症性的药物,如便血者加仙鹤草、山栀炭、三七束(冲服);腹痛重加九香虫、乌药、炒玄胡;腹泻频数、下痢赤白,加凤尾草、禹余粮等。2健脾为本,瘀毒井治CRC的发病是一个复杂过程,或先有脾虚,后生实邪,或先有邪侵,脾胃受戕,脾虚总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病理因素。《医宗曲读•总论证治>日:“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邪气踞之。”辟为后天之本,主运化,脾虚则运化失常,精微失布。水湿停蕾,凝而不散,积久酿毒,湿、痰、毒、瘀互结,蕴阻肠腑,为有形实邪,发为本病。明•张景岳日:“脾肾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肿瘤发展的过程,也印正邪消长的过程,在辨证明确的基础上,适量运用朴益药,扶助正气,亦可达邪外出。现代医学证明,许多健脾益气药有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和自然修复能力的作用。有利于抑制肿瘤生长,改善体质,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对于一些中晚期患者,病程迁延日久,正气亏虚无力祛邪,邪气日盛更耗伤正气。往往是虚实夹杂,正虚邪盛。近代名医秦伯来强调“治内伤于虚处求实”.即可采用。攻补互寓”之法,补泻兼施、标本兼顾。朴气健脾药首推人参和黄芪,固人参善补五脏之气,守而不走;黄芪补气善走肌表,走而不守。两药相伍.一走一守,动静相合,相得益彰。正如<药镜>所谓:。人参养气,无黄芪而力弱。”此外,炒自术、当归、茯苓、薏苡仁、山药等扶正之品均可随证加入。 脾虚气弱是CRC的发病基础,而“瘵毒”留滞则是引发本病的重要因素,是肿瘤形成、生长、转移的直接病理基础,具有强侵袭性、快进展性、重消耗性、易转移性和高致奇性的特点。过食肥腻,醇酒厚睐。损伤辟胃,运化失司,致湿邪内生,蕴结成痰,积久酿毒,流注大肠:或因情志失调,气滞络瘀,与湿毒互结,浸淫肠道,形成肿瘤。《外科正宗》谓:“蕴毒结于脏腑,火热流注肛门,结而为肿⋯⋯肛门内蚀,串烂经络,污木流通大孔⋯⋯凡犯此耒得见其有生。”因此,解毒利湿、活血化瘀是本病的重要治法。

本站部分内容或图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 “271533443@qq.com” 三日内删除。